演出作品

傳藝新意

《壵》為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「英雄˙超時空」的小旗艦製作。我們突破傳統英雄的定義,以「犧牲自己的性命,創造別人的成功」的非典英雄為敘事主角;此外,將傳統布袋戲演師集合說書、操偶、歌詠於一身的表演形式,分解為三,除此,還卸除「彩樓」、「鏡框」、「走馬板」布袋戲素所依賴的舞台結構,改以現代劇場的懸吊系統來調度空間;三面並進,以期開拓布袋戲進入現代劇場的表現可能性。

三士為壵,劇名「壵」為「壯」的古字,如《說文》:人之大者謂之壵。故事取材明代馮夢龍的小說《喻世明言·第七卷 羊角哀捨命全交》,又名《二鬼戰荊軻》。從我們的觀點,故事主角左伯桃、羊角哀、荊軻,正代表了儒家傳統價值中三種「士」的典型:才學滿腹、德性高尚、懷經世濟民之志的「賢士」;重信守諾、不惜捨生取義的「義士」;知其不可為仍為、壯烈成仁的「烈士」。三士在《二鬼戰荊軻》中陰錯陽差地處於對立,正可以此詰問自古「英雄」的人為意義。

  本劇新添另一敘事線,以地母娘娘的形象出現,由女敘事者以歌舞形式承擔,象徵另一種生命價值觀:崇敬自然,齊物平視。她同時也是牽動舞台調度的主角,如同包覆在義士英雄傳奇之外的山川草木雨雪土塵萬物,地母娘娘以柔情似水的布幔,取代傳統布袋戲的彩樓走馬板,重新構築舞台空間,與主講故事情節和對白的男性「主演」分庭抗禮。

真快樂掌中劇團,是國內罕見由女演師江賜美創立的布袋戲團。以陰柔的南管歌詠與空間調度,抗衡北管伴奏的陽剛英雄敘事,剛柔並濟,也是真快樂在處理題材上的特色。

傳統地方戲在走進現代劇場,經常會神意形三分離。而本劇《壵》講追求形式與內容的匹配,環環相扣,互為隱喻,最後從敘事、表演、空間三方面,一起突破傳統。

《壵》

布袋戲顧問|江賜美
布袋戲指導|柯加財
戲劇顧問|張啟豐
偶戲顧問暨動作指導|薛美華
製作人|柯世華
導演、舞台概念|王世偉、柯世宏
編劇|林乃文、柯世宏
燈光設計|Helmi Fita
服裝暨道具設計|陳明澤
影像設計|張暉明
音樂設計|姜建興
編曲設計|郭珍妤
音響設計|賴韋佑
梳化|張維君
演員|柯加財、劉毓真、柯世華、柯世宏、陳佳豪
樂師|姜建興、何廷豪、連曼廷、羅常秦、陳聖璇、何宜蓁
舞台監督|鄒雅荃
舞台技術統籌|陳威遠
燈光技術統籌|許俞苓
影像設計助理|王苡安
執行製作|謝雯棋
排練助理|彭揚閔
舞台執行|陳瑋茜、陳玠良、楊凱淇、鄭智隆、范立穎、柯立格、樊仲哲、林健平、陳宇文、陳柏豪
燈光執行|邱品學、陳彥霖、曾擇弘、徐詩凱、葉浩維、林世杰、梁弘岳
影像執行|田子平
字幕執行|李書樵
音響執行|賀開泉、王薪儒、謝睿霖
英文劇本翻譯|蔡志擎
平面攝影|王弼正、林筱倩
錄影團隊|賀顯光、光源氏影像工作室
製作協助及特別感謝|黑米創意工作室、快樂星實業社有限公司

 

評論與報導

表演藝術評論台

戲台的再實驗、英雄的再定義《壵》/蘇恆毅(專案評論人)

「再現」舞台的搭建與解構布袋戲《壵》/林宗洧